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?看看华一寄宿这位老师的做法
来源:湖北华一寄宿 2020-06-18
“老师对着屏幕讲课,怎样才能生动有趣?”“电脑另一端的学生,学习效果到底如何?”......这些都是“空中课堂”教学期间,华一寄的老师们每天都在思考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。
在华一寄宿,有这样一位老师,在她的课堂上,学生从听众、观看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,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课堂内容的设计者、教学知识的探求者,让学生学有所得,“空中课堂”的教学显实效。
邹玲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
现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
多次在国家、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
教育理念:教育是思想的碰撞、灵魂的唤醒,而不是灌输。
·顺势而为,让课堂活起来
孩子们居家学习,缺少了在校学习的氛围,走个神、开个小差是常有的事,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“紧迫感”,邹玲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问题抢答和随机点名回答两种模式。抢答问题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加分,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参与课堂互动。对于惧怕回答问题的学生,邹玲老师会降低问题的难度,并给其足够的引导和鼓励,尽量让学生有成就感。一堂课下来,大部分孩子都有开口说的机会,课堂氛围更活跃了,学生“掉线”的情况也减少了。
▲ 学生在课堂上踊跃抢答
▲ 邹玲老师和学生视频上课
师生不能面对面,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呢?邹玲老师想到了用“大数据”来评价。学生是否按时上课、课堂表现情况、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等等,这些数据都被邹玲老师收集起来。表现优秀的同学,会及时在班级里表扬,起到示范和激励的作用。反之,她会根据这些数据去反推,找出问题所在,和学生及家长及时做好引导和沟通。
▲ 每日课堂记录情况
·语文能力,从细微处练起来
邹玲老师十分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。从七年级开始,每堂课的前五分钟,是学生自选主题进行个人展示的时间,主题可以是好书推荐、素材积累,也可以是诗歌赏析、名著赏析等等,以此锻炼学生的演说和独立研究文本的能力。“空中课堂”上,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验,邹玲老师将个人展示变成了小组合作共享的形式,时间也延长至10分钟。从资料的选择、分析到讲解、演示都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。
▲ 学生在线下课堂上的个人展示
▲ 小组在线上课堂展示时的手稿
班级里还特别设置了评判小组,根据每周各小组分享的情况,评选出最优小组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还提升了他们合作、交流、探究的能力。
·以文化人,从生活中感悟出来
邹玲老师心目中的语文课堂,应该是有生命和活力,有美和魅力的课堂。每次上语文课,她都力求打破平铺直叙的套路,探索新的教学方法,带给学生新的课堂体验。在讲授阅读课《多闻草木少识人》时,她提前从网络上收集了有关植物的文章,教同学们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,然后通过抢答游戏识图认物,并和同学们一起回忆校园里的植物,让诗中的植物走向生活。如此一来,不仅诗文中的文字鲜活了起来,同学们还学会了很多自然常识,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“一堂语文课,不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,更应该是教给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怀,感知生命的能力;是能够把触角伸向知识的殿堂,也能展开诗情画意的想象和灵魂与人格的洗礼升华。”邹玲老师注重从身边吸取教学资源,用时代楷模去引领和塑造孩子,用当下去解读社会,让孩子们的眼光更清亮,目光更长远,心胸更开阔。疫情当前,邹玲老师用战“疫”英雄们的真善美去塑造孩子们的真善美,引导孩子们懂得换位思考,心怀感恩,关注当下,学会把目光从“小我”转向他人和社会。有学生给自己写下这样一段话:
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,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,都凝聚着邹玲老师的智慧与情怀。从教十余年来,邹玲老师一直用她的爱心、细致、踏实诠释着教书育人的“初心”。